国内足坛 SRSNet Ads.

   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 > 足球报 >新闻内容

足球报

自由转会是最终的目标
职业部马克坚、杨一民谈转会

http://www.sina.com.cn 1998年12月24日 17:48 足球报

  新浪体育讯:据《足球》报道,实行一次性上榜、26
家俱乐部轮流摘牌的转会办法,对中国足协和中国足球来
说都是一个新的尝试,尽管多方面都对此做法的利弊提出
了质疑,但中国足协职业部的两位官员马克坚和杨一民都
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也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办法,
这只是目前可以实行的、俱乐部基本认可的一种办法。


    满意与不满意

  马克坚认为,这次甲级俱乐部的摘牌会基本能按照预
想的去做,至于满不满意,这个问题应该去问俱乐部,他
们认为满意就满意了。但像这样的摘牌会,肯定有人满意
有人不满意,这要看他们是否摘到了理想中的球员,我们
能做的也就是这么多。

  他说,这主要是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国内球员的供
求关系不平衡,很可能形成不公平竞争,只能采取一些统
一的措施来进行宏观的调整,目前的这种办法总的来说还
是起到一定作用的。这是在一定时期内的临时措施,它不
一定理想,但能起一定作用。

   关于摘牌顺序

  一些名次靠后的俱乐部提出摘牌顺序是否公平的问题,
职业部副主任杨一民说,这个问题曾经考虑过,但每个俱
乐部每轮只有一次摘牌机会,它不可能将好队员都摘走,
再说现时国内球员的水平相差并不大,每个档次的球员都
有一个群体,并没有一枝独秀的现象。再说,既然有序就
必然要排序,我认为排名的先后对球队选人并没有绝对的
影响,球队主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人,而不是以绝对实
力为唯一标准。像今天,大连万达队第一个要人,而于飞
在榜上球员里也不算是最突出的,而宽利队是最后一个,
他们也如愿要到了曹限东。

  职业部主任马克坚在解释摘牌顺序时说,我们还有一
个考虑是鼓励优秀球员到好俱乐部去,这才激发他们的进
取心。



               关于国内的球员资源

  对于今天只有88人被摘牌,杨一民说,这个数目比估
计的稍少一些,会前估计有100人左右被摘牌, 但今天有
些俱乐部从第二轮开始就不要人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
出球队的人员已经比较充足,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马克坚在谈到目前国内球员资源的总体状况时说:“
总体的状况还是供不应求,准确一点说是优秀球员供不应
求。就目前的情况看,球员在人数上是有富余的,但这其
中77年以后的年轻球员和乙级队的业余球员占有相当大的
比重。” 

  77年以后的球员数量多是否意味着今后的球员资源问
题将大有好转呢?

  马克坚说,相信是这样的,77、 78年是重点培养的一
个年龄段,人数上和水平上都是比较可观的,其实搞好U
-23联赛及U-23 以下年龄组联赛在去年已经成为工作重
点,相信搞好这项工作以后,国内球员可以慢慢走向供求
平衡。



             今天转会小球员吃香

  马克坚还指出在本次转会中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年轻球员比较吃香,有好几个球队甚至动用前5 轮的名
额挑选77年以后出生的球员。他说,这种从培养年轻球员
着手提高队伍实力的思路是从白云山队开始尝试的,自从
他们成功后,这一做法得到了其他俱乐部的认同,从长远
来看,这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明年如何转会


  杨一民认为明年是维持现行办法还是在此基础上有所
改善,抑或完全开放实行自由转会,还要看俱乐部的市场
意识、球员的素质及运动员的供求情况而定,现在还难以
估计。

  马克坚则说,目前的办法只是阶段性的,假如它能得
到俱乐部的认同,则明年还可以实行,否则就要根据情况
进行改进。我们的目标是实行自由转会,现在正在走向目
标的过程中。(林海文)